2012年9月19日星期三

新規實施家電維修亂像依舊

新規實施家電維修亂像依舊

A【辦法】
  家電維修經營者從事特約維修,須取聲寶歌林服務站得商標權人授權,並在經營場所顯著位置明示有效期內的授權證明。獲得授權的家電維修經營者應在其被授權範圍內提供維修服務。
【現狀】山寨售後點傍名牌
  9月4日上午10時許,在互聯網上“太原海爾售後”,幾秒後,彈出上千個搜索結果,排在首位的是海爾官方客服網站。隨後點開了位於海爾官方客服下方的一條搜索結果。
  頁面顯示,這家名為“太原百姓國美家電維修”。在該的頁面上詳細公布了24小時免費400客服熱線,以及的地址,甚至還留下了該經理的聯系電話。
  隨即撥通該經理的電話132××××1389。簡單說明了家電故障情況後,詢問對方:“你是海爾廠家的維修點嗎?”“是!”在得到對方肯定回答後,繼續追問:“怎麼證明啊……”電話中立即傳來一陣忙音,對方已掛斷電話。
  隨後,聯系海爾廠家獲悉,該並不是海爾集團授權的維修網點,按照通俗說法,即為“山寨網點”。
【說法】
  “從網上找到的售後維修點或維修電話,幾乎90%以上均未取得廠家授權。”山西美的維修部相關解釋,目前取得授權的維修網點,廠家在出售產品時,大多會附帶各維修網點電話,“我們很少另外開通網站去宣傳維修電話。”
  山西家電行業服務協會相關人士稱,按照《辦法》規定,企業通過網絡注冊相關資質時,應提供能證明該服務項目的相關材料文件。但事實上,網絡中存在的虛假信息,僅依靠相關部門強制執行,很難做到無一遺漏。“若要屏蔽網絡中所有違規、虛假頁面,工作量相當大。”該人士介紹,僅這一項工作,就需要涉及到工商部門及工信部門。首先,由工商部門給工信部門提供企業的相關營業資質,而後,工信部門需專門派出人員,逐一刪除網絡中的虛假頁面。後續的監管工作也非常龐大。此外,僅僅刪除頁面,並不能對違規企業產生威懾作用,必須有強硬的處罰手段,才能從根源上杜絕。
B【辦法】
  家電維修從業人員應當具備從事相應維修活動的職業、技術資質,從事高處作業、焊接與熱切割作業、制冷與空調作業、電工作業、危險化學品安全作業等特種作業的人員,應具備國家規定的特種作業資格,執證上崗。另外,家電維修經營者應為上崗工作人員配制職業資質標識,要求在崗工作時佩戴或向消費者出示。服務項目和家電配件的收費標准要明示。
【現狀】無資質照經營
  9月4日,走訪了省城彭村12家家電維修店,維修人員均表示不知曉《辦法》,而且維修店均為“三無”維修店沒有營業執照,沒有從業資格證,也沒有維修點公示價目表。以更換燃氣熱水器的脈衝點火器為由,詢問修理價格,結果得到了40元、50元、60元3個不同的價位。
【說法】
  “據不完全統計,"三無"家電維修點,太原差不多有1000多家。查處時,經常是執法人員剛查到這條街道,下一個片區的就已經關門了,等查完,他再開始經營。”山西省工商局相關人士介紹,一般情況下,工商部門會根據市民投訴,對違規維修點進行取締。但事實上,眾多維修人員甚至沒有固定的經營場所。山西省家電行業服務協會相關人士認為,若要取締市場上違規維修點,必須由省工商部門會同市、區工商部門,專門開展一次聲勢浩大的排查活動,才有望從根源上杜絕。
  維修場所出示的價目表,必須通過省物價部門審核,但由於各家電廠家使用的零配件並不相同,維修人員服務時,因更換的產品不同,價格自然也就難以統一。
  對於維修人員的資質認證,山西省家電行業服務協會秘書長王仂坦言,這一塊的工作還非常混亂。從全國來看,只有部分省份開展了這項工作。我省已開始了對家電維修單位資質認證的工作,但省內3000多家維修單位中,目前卻僅有100多家企業獲得資質認證。
C【辦法】
  嚴禁維修部門和人員有虛列、誇大、偽造維修服務項目或內容;隱瞞、掩飾因維修服務導致用戶產品損毀的事實;虛報故障部件,故意替換性能正常的部件。
【現狀】虛報家電故障
  8月底,家裡空調出現故障後,萬柏林區前進路某小區的梁先生給一家知名家電品牌的售後撥打電話維修。工人上門檢測後稱需要更換電機,收費260元。梁先生嫌貴,工人又說更換一個壓縮機電容也可以。更換完後,空調當時可以正常運行,梁先生支付了60元錢。
  然而,剛修好的空調,工作不到1個小時就再次罷工。於是,梁先生立即與維修售後取得聯系,售後再次派人維修,檢查後發現,本來梁先生家的空調是1。5P的,前面的工人卻換了一個2P的壓縮機電容,導致壓縮機過熱,產生了熱保護。
  最後,梁先生又支付了60元的費用,讓維修人員重新更換一個風扇電容,空調才恢復正常。
【說法】
  王仂表示,如今個體店內隨意定價的現像之所以非常普遍,就是因為個體工商戶有自主的定價權,“但是必須提前對價格進行公示,並在維修前告知消費者。”
  由於信息不對稱,個別不誠信的維修者看消費者不懂,便絞盡腦汁采取各種手段欺騙消費者。
  這項工作涉及到廠家、工商、物價、協會等,只有幾方具體協商一個實施細則,才有望杜絕維修人員上門服務時,隨意捏造故障、亂收費。
  山西省創維分相關人士稱,按照辦法規定,維修人員持證上崗,上門服務時,出示物價部門核准的維修價目表,消費者若對維修人員服務不滿意,可通過協會投訴,屆時,該維修人員的不法行為將通報至全行業,這樣,可有效杜絕部分維修人員違規操作。“現在,很多信息都不對稱,我們有時候都不知道有多少維修場所、維修人員打著創維的旗號,進行維修活動。”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